相关问答
判处缓刑的前提是过失或者非主观故意的犯罪,且认罪态度好,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或者损失进行了赔偿,或者是有重大立功表现。判处缓刑后当庭释放,回原籍...
有期徒刑,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并监禁于一定场所的刑罚。 有期徒刑的期限有三种情况: 1、有期徒刑最低六个月,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犯罪嫌疑人在判刑的时候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无期徒刑还有一种是有期徒刑,在服刑的过程中如果无期徒刑的犯人表现好的话是可以减为有期徒刑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 无期徒刑犯在执行期间,如果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服刑二年以后,可以减刑。为使无期徒刑犯的减刑,与死缓犯、有期徒刑长刑犯的减刑相照应,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一般可以减为十八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十三年以上十八年以下有期徒刑。 也就是说,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减刑之后,至少要服刑10年。在人民法院作出减刑的裁定之前,罪犯应当在监狱中积极表现,争取机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无期徒刑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服刑二年以后,可以减刑。减刑幅度为: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一般可以减为二十年以上二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罪犯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起始时间应当自无期徒刑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1、有期徒刑在《刑法》中所规定的相关法律依据包括:有期徒刑的期限,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十五条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条、第六十九条规定外,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第四十六条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第四十七条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对于有期徒刑的期限,我国《刑法》45条、50条和69条分别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下面总结如下: 1、一般情况下的有期徒刑期限,是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2、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 3、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可以超过15年,但如果数罪的总和刑期不超过35年的,实际判处的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如果总和刑期在35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25年; 4、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符合减刑条件的,也可以减为13年以上2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根据上文的阐述,我们知道,有期徒刑最长的年限有多种情况,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如果是在只犯一罪的情况下,则该罪在刑法规定中的最长期限便是该犯罪分子的最长有期徒刑。比如重婚罪,其最长的有期徒刑是2年。 2、如果是犯数罪,则数罪并罚时还要看其总刑期。如果其总刑期达到35年以上,则最长刑期可以达到25年;如果其总刑期未达到35年,则最长刑期为20年。 3、如果是属于减刑等情况,也要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是死缓减为有期,最长为25年,若是无期减为有期,则最长为20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0人已浏览
101人已浏览
420人已浏览
17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