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视情况而定,结合需要,可以公证也可以不公证。 2、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
不需要公证。夫妻双方婚后经协商一致签署的婚内财产协议,无须办理公证,对双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公证并不是婚内财产协议生效的必经程序,因此双方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需要公证。夫妻双方婚后经协商一致签署的婚内财产协议,无须办理公证,对双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公证并不是婚内财产协议生效的必经程序,因此双方可自由协商决定是否公证。但是经过公证的婚内财产协议会尽量排除掉协议无效的一些情形,因此经过公证的协议将更具公信力。
婚内财产经双方协议没有经过公证,如果分配合理,双方协议时没有发生违法的要挟之类的问题,是有效的。根据婚姻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19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的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
立婚前协议书是否需要公证要看具体情况: (一)根本没有必要去作婚前财产公证情况: 1、婚前一方已经取得产权证的。 因为现在的婚姻法规定婚前的财产永远是个人的,不会因结婚达到一定年限而转变为夫妻共同财产。 2、婚后所住房屋为自己父母的房屋或是承租的公房,判决标准是以房屋产权证为准。 因为这种情况下房子在谁名下就是谁的财产,所以离婚时该住房不是夫妻共同财产,不能分割。 3、婚前已经交付了全部房款,婚后才能拿到房产证的。 这种情况并不以拿到房产证的日期来界定财产归属,否则显失公平。 4、婚前按揭购房,已办理了贷款手续,购房合同和银行的贷款合同都是以自己名义签的。 这种情况下,房子是婚前个人财产,但婚后所还贷部分是夫妻共同财产,应补偿给对方一半,要注意的是:补偿的一半也仅是婚后还贷的钱,它仅限于本钱,并不包括房屋升值部分。 (二)强烈建议去作婚前财产公证的情况: 1、婚前,一方出资购房,对方不出资,但购房合同、交款发票等手续全在对方名下的; 2、婚前双方(包括双方家里均有出资的情况)共同出资购房的; 公证为共同财产的,可以写明各自占有整个房产的比例,可以各占50%,也可以根据出资比例确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8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264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