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外遇离婚可以要求赔偿的情形:根据《...
由于离婚时已经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对于后财产纠纷的已经有了保护的措施。如果一方在发现自己可以提起重新分割财产的诉讼而不提起的,就没有必要再保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离婚时,财产应按以下情况分割: 1、离婚时,个人财产未经特别约定不予分割的,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根据照顾子女和妇女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 2、夫妻双方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的,按照约定处理。 3、当一方因抚养子女、照顾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而付出更多义务时,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要求赔偿,另一方应予以赔偿。 4、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5、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出售或者损害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对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出售或者损害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对方发现上述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6、一方重大过错行为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可以要求有过错方支付离婚损害赔偿。
答: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取得的财产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一方婚前财产、因身体伤害取得的医疗费用、残疾人生活补助费、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属于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属于个人所有是一个很大的原则。具体财产的归属和分配方式需要分析。如果你在诉讼中离婚,法院会据此判决;如果是协议离婚,不需要管法律规定,可以随意约定,可以根据财产类型逐一约定。比如第一项是房产,然后是车、存款、保险、股票、基金、债券、债权债务等财产类型的离婚协议。需要根据双方的争议焦点,关注特别容易产生争议的部分,并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达成协议。
确定是一方婚前财产的,不会因为婚姻关系的存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只有在当事人有相关约定时才会转化为共同财产,婚前财产属于一方个人财产,在离婚时不会予以分割。 离婚时婚前财产如何分配: 在实践中,婚前财产分割主要有以下情况: 1、夫妻双方对财产归谁所有以书面形式约定的,或以口头形式约定,双方无争议的,离婚时应按约定处理。但规避法律的约定无效。 2、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时应遵循共同财产的处理原则。 3、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复员、转业军人所得的复员费、转业费,结婚时间10年以上的,应按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复员军人从部队带回的医药补助费和回乡生产补助费,应归本人所有。 4、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婚后所得财产,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在分割财产时,各自分别管理、使用的财产归各自所有。 双方所分财产相差悬殊的,差额部分,由多得财产的一方以与差额相当的财产抵偿另一方。 5、已登记结婚,尚未共同生活,一方或双方受赠的礼金、礼物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具体处理时应考虑财产来源、数量等情况合理分割。 各自出资购置、各自使用的财物,原则上归各自所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4人已浏览
106人已浏览
130人已浏览
9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