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监护既是监护人的义务,又是监护人的权利。做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要想做到尽职尽责,仅靠爱心是不够的。监护人要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并了解相关的...
监护既是监护人的义务,又是监护人的权利。做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要想做到尽职尽责,仅靠爱心是不够的。监护人要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并了解相关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护士权利:(一)有执业权利,有权按有关规定领取工资、享受福利、参加社会保险。(二)有权获得与其护理工作相适应的卫生保护和医疗保健服务。从事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传染病危险工作的护士,有权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接受职业健康监护;患有职业病的,有权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获得赔偿。(三)有权获得与其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相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和职称;有权参加专业培训,从事学术研究和交流,参加行业协会和专业学术团体。(四)有权获取疾病诊疗、护理等与履行护理职责相关的信息,有权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2、护士义务:(一)有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义务。(二)发现患者病情危急,有义务立即通知医生;在紧急情况下,应首先抢救垂危患者的生命,有义务实施必要有效的紧急医疗救援操作。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的,有义务及时向出具医嘱的医生提出;必要时,还应向医师所在部门或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3)有义务尊重、关心、爱护和保护患者的隐私。(四)有义务参与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护士有义务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医疗卫生机构的安排,参加医疗救援。
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监护人应当保护被监护人人身方面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被监护人的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监护人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可以合理利用或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当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有权代理被监护人请求人民法院给予保护,代为参加民事诉讼活动。2、担任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民法通则》第14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3、和照顾被监护人。监护人应当教育被监护的未成年人,使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我国《义务教育法》第11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监护人应当关心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使他们健康成长或维持正常生活,不得虐待和遗弃。”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夫妻离异的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的资料,根据法律的规定,父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对未成名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照顾方面都有义务,如果父母已经离异的,未成年的法定监护人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如果还有为题,可以到找专业的律师咨询。
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被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而监护人的义务就是被监护人享有的权利。监护人的义务包括: 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 2、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3、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1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192人已浏览
37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