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我国法律规定,对罪犯的执行一般采取的是就近收监执行的原则,即无论户籍地在哪里,只要在判决地被判决后,就依判决地附近的执行场所收监执行。例如死...
不一定。由当地公安机关和法院管辖。但服刑监狱是由省监狱管理局在全省监狱的押犯情况进行分配。因此不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 第十五条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自动缴纳。指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犯罪分子能够按时、自觉、主动地缴纳全部罚金。自动缴纳是实现罚金的最主要方式,能够反映出犯罪分子的悔罪态度和程度。犯罪分子的亲属自愿代替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也应当准许,同样视为具有悔罪表现。如果被判主刑,这种悔罪表现可作为减刑的条件。 (二)强制缴纳。指人民法院规定的缴纳期限届满,有缴纳能力的犯罪分子不缴纳或不足额缴纳罚金,人民法院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强制犯罪分子缴纳。强制缴纳措施有查封、变卖财产、冻结存款、扣留收入等。对有缴纳能力期满未缴纳罚金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在采取强制措施,变卖其财产或执行其钱款时,也应当扣除其拖延履行这部分罚金的利息,利息可以按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计算。只有这样,才能给拖延履行罚金的犯罪分子应有的惩处。因为有缴纳能力的犯罪分子期满不缴纳罚金,说明他们犯罪的主观恶性深,不具有悔罪表现。另外,拖延缴纳也给司法机关罚金刑的执行增加了难度。因此,对有缴纳能力而不缴纳罚金的犯罪分子在惩罚力度上应当和一时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犯罪分子有所差别。否则,就会影响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利于罚金刑的执行。 (三)随时缴纳。指对于不能主动缴纳罚金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其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这一方式有助于保证罚金刑的实现。追缴罚金,可以不受行刑时效的限制,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对被判罚金的犯罪分子执行罚金刑,避免了犯罪分子隐匿、转移财产,逃避追缴罚金的侥幸心理,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罚金的执行。 (四)减免缴纳。指在判决生效后,由于犯罪分子遇到了无法抗拒的天灾人祸,按原判决数额缴纳确有困难,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缴纳。
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的罪犯应当到监狱服刑。但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的罪犯,在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不足三个月的,可以在拘留中心服刑。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时,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将有关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一般而言,刑事判决生效后,便将罪犯送入监狱服刑。2)上诉的,二审判决生效后,根据剩余刑期数量判断是否需要送入监狱。剩余刑期不足3个月的,在拘留所执行,超过3个月分配到具体监狱。3)在实践中,是有过渡期的。以上海为例。如果判决生效后确实需要送到监狱,会先送青浦新生监狱进行军训。一般来说是半个月到一个月分配到具体监狱。女犯一般送松江女子监狱,当然也送上海周边地区。每个监狱的条件和监管规则都有一些差异,各有优缺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78人已浏览
289人已浏览
110人已浏览
26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