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扣留车辆: (一)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
可先行拘留的情形有: 1、准备犯罪。犯罪或者犯罪后立即发现的; 二、被害人或在场亲眼看到的人指认犯罪; 三、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逃跑; 四...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时,必须向其出示拘留证。 在拘留后,除非有碍侦查或无法通知的情况,否则应在二十四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其所在单位。
拘留所拘留后如果不服,可申请复议或者行政诉讼。行政拘留是一种重要的也是常见的行政处罚的种类。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专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而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情况。因此法律对它的设定及实施条件和程序均有严格的规定。行政拘留裁决权属于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期限一般为10日以内,较重的不超过15日。《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六条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应当制作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一)被处罚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件的名称和号码、住址;(二)违法事实和证据;(三)处罚的种类和依据;(四)处罚的执行方式和期限;(五)对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六)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的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决定书应当由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加盖印章。《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二条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以下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先予刑事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6人已浏览
888人已浏览
156人已浏览
3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