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下列行为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1、死亡一人或重伤三人,负事故主要责任;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 3、造成财产...
(一)虽然离开现场,但证实其主观上无逃逸的故意的行为这种情况,行为人主观上并不具备逃逸的主观要件,不能认定其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二)虽然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无正当理由离开现场,就是逃逸 刑法规定的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肇事者为了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肇事车辆或者遗弃肇事车辆后逃跑的行为。如果没有法定事由或者正当理由离开事故现场,应当推定为逃避法律追究。 这里的“法定事由”,主要是指履行义务需要,比如把伤员送到医院、遵照交警指挥离开现场等;“正当理由”一般是肇事者被殴打而离开现场等情况。“逃避法律追究”,应该包括逃避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的追究,也就是说,伤人事故后逃跑算逃逸,车损事故后逃跑也该算作逃逸。
1、发生事故后,事故车辆驾驶人为了及时抢救伤者,用事故车辆将伤者送往医院抢救,并及时报案听候处理的; 2、事故车辆驾驶人将伤者送往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而暂时离开医院,但是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及时报案听候处理的。
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 6、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34人已浏览
680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24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