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两审终审。两审终审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即告终结的法律制度。其内容是:如果当事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所作出的判决和裁...
我国实行二审终审制度,二审后不能进行三审,但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法院或检察院再审。1、一审是指法院对案件的初审。一审的程序...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被告上诉,二审不会加重处罚。《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处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的案件,除新的犯罪事实和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外,原审人民法院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处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根据上述规定,上诉不加刑的原则仅适用于被告一方上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处罚。但第二审人民法院正在审理人民检察院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案件;或者既有被告人的上诉,也有人民检察院的抗诉,自诉人的上诉,被告人是否加刑不受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限制。
刑事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刑事诉讼法二审和提审的区别主要是:二审是指由于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生效的第一审裁判而在法定期间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引起的诉讼程序,是第二审级的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所适用的程序。提审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生效的裁判,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提级审判的诉讼活动。《刑事诉讼法》第187条第1款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对事实清楚的,可以不开庭审理。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其有三层含义,一是提审主体是最高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二是针对生效裁判;三是认为生效的裁判确有错误。扩展资料: 一、二审处理原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9条至191条的规定,第二审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进行审理后,应按先列情形分别作出处理: 1、原判决认定事实正确,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抗诉,维持原判。 2、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第二审法院应当撤销原判,重新判决,并在判决中阐明改判的根据和理由。 3、原判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由二审法院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 4、发现一审法院有下列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1)违反法律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 (2)违反回避制度的。 (3)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 (4)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 (5)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在刑事方面的案件中必然涉及到公民非常重要的权利,而必须要用繁琐的程序来保证最后的结果是得到公民满意和认同的,二审和提审虽然在形式和规定上都会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最终都是给受到伤害的公民提供了条件来挽救缺损的权利。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3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13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