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当事人要签订有效合同要符合以下条件: 1、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内容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 3、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法...
在产生法律效力之前,签订的合同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缔约能力; (二)合同意味着真实; (三)合同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合同加盖有效力的章是合同印章反映当事人的意思表示,通常当事人为企业法人的,使用企业公章或合同章即可,如当事人为自然人的,使用名章即可。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成立后的房屋租赁合同有无法律效力,主要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审查。 (一)合同主体是否符合规定,即出租人与承租人是否具备有效民事行为的构成要件。如是否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出租人是否为房屋所有人或合法使用权人等。 (二)房屋是否为法律法规禁止出租。只要法律法规不禁止出租的房屋,都可以依法出租。根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不得出租:(1)未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2)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3)共有房屋未取得共有人同意的;(4)权属有争议的;(5)属于违法建筑的;(6)不符合安全标准的;(7)已抵押,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8)不符合公安、环保、卫生等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9)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 (三)房屋租赁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在实践中,有些房屋租赁合同约定房客逾期支付租金、水电费等的滞纳金按每日2%计算。从法律来说,这种约定因滞纳金过高有失公平,属于可撤销条款。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形是,有人用租来的房屋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若属实,则在出租人明知或应当知道的情况下,这样的租赁合同均是无效的,不受国家法律保护,租金依法没收。 (四)是否进行过登记备案。《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及本市的租赁法规均规定,租赁当事人应向房产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在实践中,对未登记备案的租赁合同是否有效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合同是无效的,另一种认为租赁合同仍然有效,但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一般而言,成立有效合同的条件主要有: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包括合同行为能力和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是当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发展和法律效力的基本条件。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缔约者的表达行为应当真实地反映其内在的效果意思,即其效果意思与表达行为一致。意思是不真实,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取决于具体情况。3、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公共利益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4、合同标的必须确定和可能。合同标的确定是指合同标的自始确定或可以确定。合同标的可能性是指合同工支付的可能性。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723人已浏览
230人已浏览
197人已浏览
2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