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刑事处罚的处理依据:根据刑法所规定的犯罪的概念,针对犯罪的危害程度等进行处罚,以及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对于免于刑事处罚,我国《刑法》有如下规定: 1.第37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主刑: 1、管制: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一定自由,交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期限规定: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管制的期限不得超过3年;管制的期限,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两日;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应向本人和其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 2、拘役: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期限规定:剥夺自由的期限较短;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拘役刑期最长不能超过1年; 3、有期徒刑: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得人身自由,强迫其劳动并接受教育和改造的刑罚方法。期限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 4、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强制其参加劳动并接受教育和改造的刑罚方法。剥夺自由是没有期限的;必须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5、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法方法,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两种情况。二、附加刑:1、罚金: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2、剥夺政治权利: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3、没收财产:将犯罪分子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强制无偿的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4、驱逐出境: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刑罚方法。
缓刑既判处一定刑罚,又暂不执行,但在一定期间内保留执行的可能性。缓刑不是一种独立的刑种。从裁量是否执行所判刑罚的意义上说,缓刑是一种量刑制度;从刑罚执行的意义上说,缓刑也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免于刑事处罚的刑法性质: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免于刑事处罚,是人民法院认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因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判决免予刑罚的一种处罚,是有罪而免罚,仍然构成刑事犯罪。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7人已浏览
262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30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