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形成从重处罚情节。 1、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2000元...
醉驾肇事逃逸处罚: 醉驾肇事逃逸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是自首的话会减轻处罚。刑法修正案 (八)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据介绍,不少人有这样的想法,酒驾发生小碰擦,为了逃避查处,认为逃跑是最佳选择。其实,即便真的跑掉了,而且无法被认定酒后驾车,也不意味处罚会相对较轻。 根据法律规定,饮酒后驾驶非营运机动车,罚款1000元、记12分和暂扣驾照6个月;酒驾出车祸,保险公司拒赔。 那么,肇事逃逸的后果是什么呢?根据法律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吊销驾照,且终身禁驾。对于轻微交通事故的逃逸,处罚也并不比酒驾处罚轻。根据法律规定,肇事逃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不构成犯罪,处以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记12分,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这意味,不管最终有没有被认定酒驾,只要是肇事逃逸,至少面临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记12分和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而且,一旦遇到肇事逃逸,交警都会调查是否存在酒驾的可能性。此外,酒驾肇事逃逸,很有可能再次引发事故。
1、肇事后逃逸的,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2、吊销驾驶证,两年内不准申领驾驶证; 3、因逃逸致使受害人死亡的,依据刑法规定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一般情况下因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处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关于酒后驾车的最新解释是: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重大交通事故是前提,构成犯罪是统称。这是刑法修订后给予执法者自由裁量的重要改变。这里没有讲“肇事”,就是将酒后、醉驾从交通肇事罪中否认出来,排除了“交通肇事过失犯罪”。所谓构成犯罪是以行为人主观构成和客观结果论的诠释。
1、肇事后逃逸的,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2、吊销驾驶证,两年内不准申领驾驶证; 3、因逃逸致使受害人死亡的,依据刑法规定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一般情况下因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处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关于酒后驾车的最新解释是: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重大交通事故是前提,构成犯罪是统称。这是刑法修订后给予执法者自由裁量的重要改变。这里没有讲“肇事”,就是将酒后、醉驾从交通肇事罪中否认出来,排除了“交通肇事过失犯罪”。所谓构成犯罪是以行为人主观构成和客观结果论的诠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1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43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