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肇事逃逸24小时后首仍然属于肇事逃逸,没有肇事逃逸罪,只有交通肇事罪。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一个法定情节。自首可以从轻处罚。...
1、肇事逃逸,24小时后自首的,仍然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犯了错就需要承担责任,不过有的人因为发生交通事故,可能会在惊慌失措之下进行逃逸,这会承担更重的法律责任。不过有的人可能会逃逸以后进行自首,自首是一种从宽情节,可以减轻处罚。那么,交通事故离开现场24小时内自首算逃逸吗? 关于这个问题,在交通事故中,为逃避法律责任,逃离现场,属于逃逸行为。这个行为已经发生,不能改变。所以,如果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出现了逃逸行为,即使是在24小时之内向公安机关自首,同样也构成逃逸。 此外,关于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罚具有如下规定: 1、根据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2、如果是当场死亡,死亡后逃逸,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如果不是当场死亡是因逃逸使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属于逃逸致人死亡,就要判处7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是逃逸致人死亡还是当场死亡,需要进行调查、鉴定。这一点非常重要。 4、有自首情节的话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有自首,逃跑后应自愿向公安机关自首,争取宽大处罚。法律规定,犯罪后自动投票,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罪犯,可以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免于处罚。关于自首情节,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犯罪重量、如实供述犯罪程度和悔改表现等情况,确定宽度。
发生车祸后,肇事者首先要报案,对受害者进行救援,保护现场等。肇事者没有报案,又没有对受害者救援,直接驾车逃逸或者弃车逃逸。那么肇事司机逃逸后,再去公安机关投案是否算自首?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1、肇事者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径直驾车或弃车逃离交通事故现场。 2、肇事者认定自己在交通事故没有责任,直接开车离开事故现场。 3、肇事者喝酒后、没有驾驶证却开车上路,尽管他自行报案后,弃车离开现场又返回。 4、肇事者亲自将受伤者送到医院,却没有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 5、肇事者亲自将受伤者送到医院,不以自己真实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给受害人及家属后,就离开医院。 6、肇事者在接受交警调查期间逃匿的。 7、肇事者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后,拒不承认曾经在某处发生过交通事故,却又证据表明他知道交通事故。 8、肇事者和受害者双方经过协商,但是未能协商一致。或者在未经协商的情况下,肇事者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未留下真实的信息,肇事者被证明强行离开现场。 交通肇事逃逸后投案自首该怎么认定? 1、肇事司机逃逸后,主动到交警部门或者公安部门进行报案,并且如实交代自己犯错事实。 2、肇事司机逃逸后委托他人或者自己打电话到交警部门和公安部门进行报案,等待处理期间,并且如实交代自己犯错事实。 3、肇事司机逃逸过程中向交警部门或者公安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 肇事司机逃逸后多久去投案算自首? 肇事司机逃逸后,只要主动投案,如实供述案情都算自首,但目前并没有明确规定自首的时限,逃逸期间随时可以自首。 交通肇事逃逸后投案自首,是否从轻处罚? 交通肇事司机逃逸后,自己又主动投案、如实供述案情的,构成自首的,但应以“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法定刑为基准,对肇事司机自首从轻处罚。 对于自首的交通肇事司机,除了罪行极其严重、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极大,或者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者以外,一般均应依法从宽处罚;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且取得谅解的,亦作为酌定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交通肇事逃逸,如何扣分? 交通肇事逃逸这,会被处以200至2000的罚款,并可能处以15日以下拘留。严重的话,逃逸者会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交通肇事者逃逸后,对于自首的认定、对逃逸的认定、肇事后逃逸的处罚等情况下,还不太了解的,可以向律师进行咨询,更多律师信息请点击右上角。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4人已浏览
343人已浏览
644人已浏览
48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