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第一百一十四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第一百一十五条物包括...
民法典中的彩礼有按照习俗给付的金钱、以结婚为目的赠与的首饰、婚前赠与的大宗高价值物品等。彩礼是指婚姻关系当事人一方(主要指男方)及其亲属依据...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主体的平等性我国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平等性 1、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论民族、种族,性别、年龄、职业,政治态度、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职务高低、财产状况和居住年限等方面有何差异,但他们在民事权利能力方面都是平等和无区别的。 2、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资格平等地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不受有无行为能力的限制。 3、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其合法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都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通过法律手段制裁违法行为人,给公民合法民事权益的实现提供法律保障。 (二)内容的统一性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是指法律赋予公民可以享有原各种民事权利和应当承担的各种民事义务的范围。公民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三)实现的现实可能性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事权利能力具有实现的现实可能性,它体现为: (1)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事权利能力具有实现的物质基矗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公共设施及公民实际掌握的物质财富,可以保障他们行使各种民事权利。 (2)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为公民实现其民事权利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3。4、对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承担无过错的替代责任、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1、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及其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2、担任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3人已浏览
142人已浏览
168人已浏览
5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