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和落实治理方案,及时排除,并根据需要停用...
建筑工程质量隐患: 一、安全资料有代签现象或未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且日志记录不全.造假; 二、施工用电箱前堆放杂物; 三、塔吊驾驶员证件未存放...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医患纠纷就狭义而言是指病人及家属认为医务人员诊治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人身体损害,已构成医疗事故而与医院发生的纠纷。依据目前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司法实践处理此类纠纷具有时间长、难度大、赔偿金额不确定等特点。处理医患纠纷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即非诉讼阶段和诉讼阶段。根据现行法委、法规规定,医患纠纷必须经过医疗事故鉴定后,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处理医患纠纷必须首先经过非诉讼阶段。此阶段有两大特点,首先是难度大,当事人往往不易掌握;第二是此阶段是和理医患纠纷全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即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将地接影响日后诉讼的成败,甚至是否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召集业主大会会议,报告物业管理的实施情况; (2)代表业主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 (3)及时了解业主、物业使用人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和协助物业管理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 (4)监督业主公约的实施; (5)业主大会赋予的其他职责。
1、施工安全责任不明确。施工中会涉及到更多的主体,如总承包商、监理单位、分包商、拆装单位、设备租赁单位等。这些主体设定的安全责任规定不够明确。一些企业在工程分包过程中同时转移安全风险,有些甚至签订生死合同,严重威胁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和生命。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在招标过程中,一些建设单位故意降低成本,而施工单位则减少了安全生产成本的投入,导致投入工程安全生产的资金过少,有时购买不合格的施工材料,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多麻烦,最终导致生产安全事故。三、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当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现场安全和效益发生冲突时,往往会注意效益和进度,而忽视安全生产。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资金短缺。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有时甚至不购买必要的保障措施和安全防护用品,这在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中表现最为突出。4、施工现场安全教育不到位。根据有关规定,新工人进厂应当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知识和劳动技能,必须通过考试才能上岗。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并没有对招收的农民工进行安全教育,导致施工人员缺乏一定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操作水平低,自我保护能力差。5、安全生产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建筑工程在安全生产方面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和日常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只依靠突击检查,导致管理不到位,责任难以落实。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299人已浏览
3,759人已浏览
6,794人已浏览
27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