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继承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权利和义务不同,权利是可以被放弃的,因此继承权可以被继承人放弃。 不管是法定继承还是遗嘱继承,继承人是有...
1、《民法典》规定继承可以放弃,这是继承人的权利,但是必须在被继承人死亡后才能做出。若是未死亡时,与被继承人约定不继承遗产,也不对其进行赡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可以放弃继承权。继承权的放弃是继承开始后,在遗产分割之前,继承人以明确的方式表示不接受继承。放弃继承意味着人必须是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继承人。放弃遗产的继承人将不再对被继承人依法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承担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二十四条的规定,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表示放弃继承;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60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未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如果放弃继承公证书有错误可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构应当撤销该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该公证书自始无效;公证书有其他错误的,公证机构应当予以更正。
可以放弃遗产继承。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3人已浏览
310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19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