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个人能向公司借款。一般情况下,企业作为出借方与个人之间发生的借贷行为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借贷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
企业可以向个人借款。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之间的贷款属于民间贷款。民间借贷的利息由借贷双方约定,但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个人能向公司借款。一般情况下,企业作为出借方与个人之间发生的借贷行为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借贷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规定,该借贷行为一般应认定为有效。但以下情况除外: 1、企业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出借款项的行为,因其违反《商业银行法》关于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属于金融业务的法律规定,故该出借行为属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应认定无效。 2、企业向名为个人实为企业的借款人出借款项的行为,违反有关金融法规以及最高法院法的规定,属企业间非法借贷行为,应认定无效。 3、公司违反《公司法》第115条的规定向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借款的行为,应认定无效。 4、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行为。 风险提示:公司借款给个人,双方应订立借款合同,同时需要明确条款设定以避免风险。 1、利息。首先,借款要收取利息的,应当在合同中写明利率标准。利率标准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出部分法院不予保护。 2、款项交付。建议采用银行支付形式,以保留支付的凭据。现金直接交付,但应当要求借款方开具收条,或者在合同中写明签订合同即确认已收到款项,不再另开收条。 3、还款期限。写明了还款期限的借款如果到期不能收回,应在到期之日起三年内提起诉讼或发函催告,否则超过诉讼时效,法院不再保护。 4、担保。借款合同中出借人应尽量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担保时建议约定为保证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而避免约定为一般保证。 5、管辖法院。在借款合同中,一定要约定对于出借人而言有利的管辖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之间的贷款是民间贷款,如果双方当事人的意思是真实的,就可以认定是有效的。但是,如果有以下情况之一,应认为无效:1、企业以贷款名义非法向员工筹集资金2、企业以贷款名义非法向社会筹集资金3、企业以贷款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4、有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款事件的几点意见》中也规定民间贷款的利率可以适用于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以内的利率,依法受到法律保护,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公司可以向个人借款。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之间的贷款属于私人贷款。只要双方的意图是真实的,就可以被认定为有效。但企业以贷款名义非法向员工筹集资金的,视为无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4人已浏览
222人已浏览
184人已浏览
39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