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非编制人员通过劳务派遣机构签订劳动合同,适用《劳动合同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之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
事业单位的基本工资是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的总和。 一、岗位工资 1、定义因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而设立的工资薪级。 2、决定因素由“不同级别...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事业单位的基本工资分为: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其中岗位工资是由职称或职级决定的,而薪级工资是由可计算工龄的在校时间和工作时间决定的。 可计算工龄的在校时间是指全日制专科以上学历的,从入学的那一年起计算工龄。比如学历是本科,工龄就从本科入学的那一年起算再加上工作时间计算。再者,晋升岗位的时间也决定了薪级工资的档次,假如晋升职称的时间比别人要晚的话,工资也会有很大差别的。工资不一样,一是要看学历和入学时间,二是看晋升职称的时间。
1、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正式工作人员,其津贴标准由现行的每工作一年0.5元调整为1元。工龄津贴按本人实际工龄计发。2、已达到国家规定的离退休年龄未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属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批准继续工作的,可以按实际工龄计发工龄津贴;其余均按本人达到国家规定离时的工龄计发工龄津贴。3、相应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离休、退休人员的待遇,具体办法是:对参加了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的,按本人离退休前的实际工龄和调整后的标准计算原工龄津贴数额,纳入离退休费基数。对未参加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的,按本人离退休前的实际工龄和每工作一年1元的标准增加离退休费基数。事业单位20年工龄按照相关规定,由原来的0.5元调整到1元/年,则1元/年*20年=20元。
事业单位的基本工资是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的总和。 一、岗位工资 1、定义因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而设立的工资薪级。 2、决定因素由“不同级别的岗位上的具体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两个信息确定。任职年限——指从正式聘用到现岗位当年起根据实际聘任时间按年度累加计算至2020年的年限(只适用这次工资制度改革)。工资套改时——在相同等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套改年限=工作年限+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 二、薪级工资 1、定义指以岗位权利、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劳动技能、重要性(对产品关键度、质、量)、安全系数等评价要素确定的岗位系数为支付工资报酬的根据,工资多少以岗位为转移,岗位成为发放工资的唯一或主要标准的一种工资支付制度。 2、形式岗位效益工资制、岗位薪点工资制、岗位等级工资制。 3、计算岗位工资计算公式:S=K×(1+N×Q)S-岗位工资;K-职层工资基数;N-所在职层的职级数;Q-级差系数。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