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对象不同 上诉审程序的抗诉的对象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而再审抗诉的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2...
再审与二审的区别在于,二审是当事人拒绝接受一审法院的判决,并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的程序。一般来说,二审中的一审判决无效。再审是指原法院或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对象不同:二审的抗诉对象是尚未生效的一审裁判,而再审抗诉对象则是已经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其中有的是一审生效的裁判,也有两审终审的裁判。2、抗诉机关不同:二审抗诉的机关是原审法院的同级检察院,再审抗诉的机关是原审法院的上级检察院或最高检。3、接受抗诉机关不同:接受二审抗诉的机关是抗诉检察院的上一级法院,而接受再审抗诉的机关是抗诉的检察院的同级法院。4、提起期限不同:二审抗诉有法定的期限(10天/5天)而法律没有对再审抗诉的期限作规定,只要人民检察院发现生效的裁判确有错误,不论是在判决、裁定的执行中。还是在执行完毕以后,均可提出抗诉。5、效力不同:二审抗诉必然导致第一审裁判不发生法律效力,但再审抗诉不会停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6、抗诉的作用和后果不同:二审程序的抗诉,主要是为了阻止第一审法院的判决生效,避免将人民检察院认为有错误的判决交付执行;审判结果可能改判或发回原审法院重审,也可能维持原判。而再审程序的抗诉,主要是为了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将已经交付执行的错误裁判纠正过来。
二审与再审的区别:1。程序的原因或主体不同:二审程序始于当事人拒绝接受一审不生效的判决,并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即二审程序的发生是基于当事人行使上诉权。2、提出的方式不同:二审上诉只能以书面形式提出。再审程序的提出方式比较复杂。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应当提交申请书和有效的法律文件。3、提起诉讼的时间要求不同:二审上诉受上诉期限的限制,期限短;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当在判决和裁定具有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提出。
1、对象不同上诉审程序的抗诉的对象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而再审抗诉的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2、权限不同除最高人民检察院外,任何一级人民检察院都有权对同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裁定提出上诉审程序的抗诉。而除最高人民检察院有权对同级的最高人民法院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提出再审抗诉外,其他各级人民检察院(基层检察院无权提起再审抗诉,因为已经没有下级法院)只能就其下级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抗诉。 3、机关不同接受上诉审程序的抗诉的是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而接受再审抗诉的是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的同级人民法院。 4、期限不同上诉审程序的抗诉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而法律对再审抗诉的提出没有规定期限。综上所述,抗诉是检察院提出的,主要是针对审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判决书有问题的,检察院准备好抗诉申请书,应该向上级法院提交。法院受理后启动重审程序,并且检察院参与审判中。另外,刑事案件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上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28人已浏览
451人已浏览
219人已浏览
1,59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