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应当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驾驶人...
交通肇事者逃逸的处理: 1、如果是尚未构成犯罪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只是造成致被害人轻微伤、轻伤或者只是造成了牲畜(如猪、牛、羊等)死亡的,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无重大财产损失的,就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也就不能被认定具有“肇事后逃逸”情形。其次,肇事逃逸的主观目的必须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如果肇事方没有此目的,也是不能认定具有“肇事逃逸情节的”。当然,何为“逃避法律责任”,表现上有多种形式,法律上也有多种认定,具体认定需要结合案情和证据才能得出。如果造成肇事逃逸,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事故的处罚种类有很多,有扣分扣证、吊销驾照、扣车销牌、罚款拘留、判刑处罚等,会涉及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而具体适用什么处罚需要看事故的情节,轻者只是扣分扣证,重者刑事处罚。一般事故没有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都不会涉及到刑事方面的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交通事故逃逸的后果非常严重。不构成犯罪的,吊销驾照终身不得参加考试。构成犯罪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1、主观方面是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和责任追究。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尽管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就逃逸行为而言,它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所以,只有行为人明知肇事行为,同时又有直接犯意逃逸,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由于从主观上看,犯罪恶意很小,是对现场后果的恐惧所致。但是毫无疑问,它的逃逸行为是直接故意造成的。因此,无论如何,行为人在逃逸时都必须知道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并对逃逸有直接的意图,这是行为人的主观方面。2、客观上,交通事故后的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根据刑法理论,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就是认定行为的客观方面。三、逃逸后,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因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虽然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没有逃离现场(有些是不可能逃离的),但在将伤者送往医院或等待交警部门处理时,无论是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都符合交通事故发生后的逃逸行为,也应受到法律的严惩。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87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141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