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与非罪的界限 区分走私文物罪与非罪,应当从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两方面把握。 2、与倒卖文物罪的界限 倒卖文物罪是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
只是偷到而没有使用、消费的,不构成犯罪很显然,盗窃他人银行卡,目的肯定是为了窃取其中的钱财采取盗窃他人的银行卡的行为,构成盗窃,但案值应当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走私以下物品或生物会构成犯罪:武器、弹药、各种弹药的弹头、弹壳、枪支零件、国家禁止或限制进出口的仿真枪、管制刀具、伪造货币、国家禁止出口的三级文物、国家禁止出口的二级文物、国家禁止出口的一级文物、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动物、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或未命名的古生物化石、禁止进出口的有毒物质、海外疫区的动植物及其产品、木炭、硅砂等阻碍环境和资源保护的货物和物品、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旧机动车、切割车、旧机电产品或其他禁止进出口的货物和物品。?以牟利或者传播为目的,走私淫秽物品、国家禁止进口的废物或者国家限制进口的可以作为原材料的废物、普通货物、物品,偷逃应纳税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视为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偷逃应纳税额较大。第二条?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武器、弹药类型,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税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进出境物品表》确定。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所谓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是指家庭成员中具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 (1)因年老、伤残、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 (2)虽有生活来源,但因病、老、伤残,生活不能自理的: (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除了对于具有这类情况的家庭成员外,不发生遗弃的问题。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只有具备这种条件的人,才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如果在法律上不负有扶养义务,互相间不存在扶养关系,也就不发生遗弃的问题。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1、犯遗弃罪者,只能是有抚养或赡养义务的人而且具有履行义务能力的人。如果法律上规定负有抚养或赡养义务,但本人确无能力履行义务并经查实者,比如因天灾人祸或本人患有重病又无收入,连自己都无法生活下去的,就不能认为故意不履行义务。 2、被遗弃的人只能是无自给能力的人,主要是指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如果对有谋生能力的家庭成员不予抚养或赡养,不属此类。 3、犯遗弃罪的人,对被害人的遗弃,必须是主观故意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9人已浏览
206人已浏览
18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