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缓刑将被撤销,新旧犯罪将合并监禁。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所谓缓刑,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其犯罪情节、悔改表现、再犯罪危险和对居住社区的影响,对被判处...
前罪判缓刑不会构成累犯的。 累犯是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此为构成累犯的主观条件;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这是构成累犯的时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犯罪分子不认罪,一般没有缓刑的机会。由于缓刑的判决之一是有悔罪表现,不认罪当然不会悔罪。 悔过是适用缓刑的必要条件。 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就是说,虽然有些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短期有期徒刑,但他们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被拘留,也不会再危害社会,也不会宣布缓刑。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被诱骗犯罪会轻判,符合法律条件的,会不判。我国法律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被诱骗参加犯罪的,一般情形下起到的作用都是次要或者辅助的,因而可以认定为从犯,将会得到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我国法律还规定,故意犯罪的前提是“明知故犯”,如果确实不知情,完全出于被他人诱骗参与,就不认为是犯罪,不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如果被诱骗参加犯罪的人确实不知道自己参与的是损害他人权利的行为,就不构成犯罪。因此,如果自己或者家属系被诱骗参加犯罪,可以从法律专业角度努力争取获得无罪或罪轻的结果。
如果没有过错故意犯罪,一般不会有影响。缓刑考验期内再次犯罪,应撤销缓刑,数罪并罚。根据刑法第76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77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第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第69条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9人已浏览
197人已浏览
188人已浏览
8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