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若出现三级医疗事故,则责任人需要对受害人进行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
医疗费、交通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赔偿金等。且具体数额应当根据医疗事故等级、行为人过错程度等方面因素确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假定我国的人均寿命是75周岁(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假定的人均寿命70岁相比,延长了5年),故该项中“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的规定,可按60周岁以上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的方式进行计算:60周岁计算15年、61周岁计算14年、62周岁计算13年、68周岁计算7年、69周岁计算6年,依次递减,70周岁以上按5年计算。需注意的是,计算年限确定后,仍要乘以伤残等级系数。 一级乙等医疗事故(一级伤残)计算30年,即100%
一级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死亡,也就是呼吸和心跳停止。一级医疗事故包含的赔偿项目有以下几种: 1、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 2、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机构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4、陪护费。 5、残疾生活补助费。 6、残疾用具费。 7、丧葬费。 8、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抚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 9、交通费。 10、住宿费。1 1、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
1、临床诊疗必需、安全有效、费用适宜的诊疗项目; 2、由定点医疗机构为参保人员提供的定点医疗服务范围的诊疗项目; 3、由物价部门制定了收费标准的诊疗项目; 4、其他诊疗项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7人已浏览
141人已浏览
128人已浏览
23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