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罪与非罪 1、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主要看情节是否严重。尚未达到严重程度的,不应作为犯罪论处,构成犯罪的,也只限于追究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
第二百九十条第二款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使国家机关无法工作,造成严重损失的,对主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其他积极参与的,处五年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认定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 第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是指国家机关依法开展各项工作所需的良好外部环境和条件。聚众冲击国家机关就是破坏这种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国家机关无法正常工作。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各级国家机关。 第二,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是聚众冲击国家机关,使国家机关无法工作,造成严重损失。 第三,主要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第四,主观要件。主观上,本罪只能由故意构成。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既遂的法律规定如下:《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第二款规定,聚众冲击国家机关,导致国家机关工作失败,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积极参与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并希望或者放任其发生,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是指国家机关依法开展各项工作所需的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条件,聚众冲击国家机关就是破坏这种良好环境与条件,使得国家机关无法正常工作。聚众冲击国家机关常常会给国家机关的具体管理事项造成不利影响,基至使之无法正常进行,但聚众冲击国家机关一般并不是直接针对国家机关的某项具体事务。即使在因不满某项具体国家管理活动而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的情况下,行为人也并不是直接妨害闲家机关执行该项管理事务,而是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发泄不满,或试图向国家机关施加压力,因此这种行为破坏的是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从整体上妨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2、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无法工作,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l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但并非一切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的人均构成本罪,构成本罪的只能是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所谓首要分子,即在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所谓其他积极参加者,是指除首要分子以外的在犯罪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对于一般参加者,只能追究其行政责任,不能成为本罪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行为人往往企图通过冲击活动,制造事端,给国家机关施加压力,以实现自己的某种无理要求或者借机发泄不满情绪。由于本罪是聚众性犯罪,因而进行冲击活动必须基于众多行为人的共同故意,但不要求行为人间的故意联系十分紧密,只要行为人明确自己是在实施冲击国家机关的行为即可。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的行为是会影响到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的,一旦此种聚众闹事的案件发生之后,国家机关的负责人,是可以报警的。接到报警电话之后,一般公安机关会及时的出警,然后聚众闹事的人有可能会被逮捕。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3人已浏览
328人已浏览
733人已浏览
24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