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不当得利和侵权的区别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四个: 1、一方获得利益 2、他方受有损失 3、获得利益与受到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4、获得利益没有...
不当得利和侵权的区别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四个: 1、一方获得利益 2、他方受有损失 3、获得利益与受到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4、获得利益没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诈骗和敲诈勒索的区别: 1、客体不同:敲诈勒索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2、客观表现不同:诈骗在行为上着重于“骗”,即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而敲诈勒索强调“敲”,即实施了威胁、要挟、恫吓等行为。 3、受害人交出财物的主观状态不同:诈骗受害人是受到欺骗后“自愿”交出财物;而敲诈勒索受害人是因害怕“被迫”交出财物。 4、立案标准不同:诈骗,数额较大为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二十万元以上;敲诈勒索,数额较大为二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二万元以上。 5、刑期不同:诈骗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而敲诈勒索最高刑期为10年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法律依据】
诈骗和敲诈勒索的区别: 1、客体不同:敲诈勒索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2、客观表现不同:诈骗在行为上着重于“骗”,即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而敲诈勒索强调“敲”,即实施了威胁、要挟、恫吓等行为。 3、受害人交出财物的主观状态不同:诈骗受害人是受到欺骗后“自愿”交出财物;而敲诈勒索受害人是因害怕“被迫”交出财物。 4、立案标准不同:诈骗,数额较大为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二十万元以上;敲诈勒索,数额较大为二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二万元以上。 5、刑期不同:诈骗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而敲诈勒索最高刑期为10年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敲诈勒索罪是一种重要的侵犯财产罪,其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有的学者认为,敲诈勒索罪的对象是复合的,包括人和公私财产。从敲诈勒索罪的客观要件入手,敲诈勒索的客体只能是财产所有权,因而其犯罪对象只包括公私财物,而不包括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2人已浏览
242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20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