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当事人手书遗嘱,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遗嘱内容是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即便不公证也是有效的。如果是继承房产,建议最好进...
在相关法律中并没有规定立遗嘱一定要进行公证,公民私下立的遗嘱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只不过经过公证处公证的遗嘱在发生纠纷时不会产生争议。不公证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遗嘱可分为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等形式。公证遗嘱只是遗嘱的一种形式。2、遗嘱是否有效,看根据遗嘱是否是被继承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是否是真实的签名,如果是的话,就是有效的。
遗嘱不去公证处公证也是有法律效力的。按照法律的规定,只要同时符合如下要件即可: 1.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2.如果有胎儿或者其他靠被继承人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需要预留相应遗产份额; 3.符合法定形式,遗嘱就是有法定效力的。
1、手书遗嘱是否需要公证,由立遗嘱人决定,法律不予强制,可以选择公证,也可以选择不公证。且公证不是遗嘱有效的必要条件,公证遗嘱只是遗嘱的形式之一。但经过公证后,遗嘱的证据效力会更高。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第二十五条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 第三十条公证机构经审查,认为申请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合法、充分,申请公证的事项真实、合法的,应当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但是,因不可抗力、补充证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实有关情况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期限内。 第三十六条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8人已浏览
844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13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