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监护是指对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监护公证是指公证机构依法证明当事人享有监护权的事实或...
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包括: (1)法定监护人,(2)指定监护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监护人办理公证需要的资料有: 1.监护人的身份证、户口簿; 2.关系人的身份证、户口簿; 3.监护人与关系人之间的亲属关系证明,如未成年子女的出生证与父母的结婚证、监护人的户籍所在地的公安部门或人事档案部门所出具的监护人与关系人的关系证明等; 4.如非本人办理,还应提供授权委托书、代理人的身份证件。
监护公证是指公证机构依法证明当事人享有监护权的事实或当事人之间签订的监护协议真实、合法的活动。监护不是必经程序,有些情况下,特别是在涉外交往中,监护人为履行监护职责首先要证明自己享有监护权,在这种情况下,公证处可以为当事人办理监护公证。监护公证由当事人住所地的公证处管辖,监护协议公证也可由协议签订地的公证处管辖。当事人应当亲自向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提出申请,不得委托他人代理。申请时,应填写公证申请表,并提交以下材料:1、本人的身份证件;2、与被监护人关系的证明;3、被监护人的基本情况;4、其他材料。如监护协议,有关单位同意的证明等。监护协议不得含有强制未成年人接受宗教训练等有碍被监护人成长的内容,对不符合我国宪法和有关政策规定的监护协议,公证处不能给予公证。根据上述介绍,我们知道对于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法律规定一般是由其配偶、父母、成年子女以及其他近亲属担任的。如果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则才是由相关机构指定监护。
不需要。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4人已浏览
488人已浏览
188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