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附带民事诉讼有利于正确处理刑事案件。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一并解决民事赔偿问题,有利于全面查明被告人的行为到底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应当判处何种...
1、附带民事诉讼有利于正确处理刑事案件。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一并解决民事赔偿问题,有利于全面查明被告人的行为到底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应当判处何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你如果是受害方,在刑事诉讼的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是你的权利,你可以使用,也可以放弃,待刑事诉讼判决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因为不清楚还有什么情况,这是你的选择权利);2、司法实践中,刑事诉讼的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赔偿的诉讼,因为侵权人有可能会被判决三年有期徒刑,法院审判过程中,会依据“先民后刑”的原则,若附带民事的原告与被告人能达成赔偿协议,之后的刑事判决会考虑适当的从轻或减轻处罚(含有受害人谅解了侵权人的意思),回归到本案的可能刑期,若在刑事审判过程中受害方得到了赔偿,侵权人(被告人)很可能判缓刑,因此,相较于普通的民事诉讼,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侵权人主动赔偿的愿望及可能性较大,而单独的民事诉讼,即使判决生效,很多都会涉及执行难问题。3、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是不能诉求“精神损害赔偿”的,单独提起民事诉讼时,可以其他诉求一起提起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但受害方构成轻伤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被法院支持的可能性较小,即使支持了,数额也不会太高,只是象征性的而已!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是: 1、具体要求和事实依据要求赔偿; 2、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条件; 三、有明确的被告人; 4、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 5、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⒈附带民事诉讼有利于正确处理刑事案件。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一并解决民事赔偿问题,有利于全面查明被告人的行为到底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应当判处何种刑罚。因为在许多刑事案件,如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以及侵犯财产罪的许多案件中,被告人的行为是否造成物质损害以及造成物质损害的程度,是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决定性因素。⒉附带民事诉讼有利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利。其一,实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司法机关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过程中必须同时收集证明被告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据,这有利于减轻被害人在民事赔偿部分本应承担的举证责任,从而降低被害人获得赔偿的难度。其二,规定司法机关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过程中必须一并解决其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有利于及时弥补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害。因为如果不实行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被害人遭受的物质损害必须等到刑事案件结束后再向民事审判庭提起诉讼,这样往往会因为时过境迁,导致有关损害事实难以查清,或因被告人将财产转移、隐匿,导致损害赔偿难以实现。⒊附带民事诉讼有利于正确执行中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在处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一并解决民事赔偿问题,有利于查明被告人对其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害的态度,从而正确判断被告人是否悔罪及悔罪的态度,判断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这对于在定罪量刑时正确执行中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⒋附带民事诉讼有利于节约诉讼资源,便于诉讼参与人参加诉讼。对公安司法机关而言,附带民事诉讼有利于避免刑事和民事部分分别处理必然产生的调查和审理上的重复,从而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对于附带民事原告人来说,附带民事诉讼有利于其在刑事审判过程中就刑事、民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一并陈述和辩论,就刑事、民事部分一并提起上诉和提出申诉,从而避免分别处理时当事人参与刑事诉讼后又要参与民事诉讼的麻烦。对于刑事被告人来说,有利于通过一个法庭、一次审判同时解决应当承担的两种责任,避免因一个犯罪行为受到两个法庭、两次审判的麻烦。对于法定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其他诉讼参与人来说,也有利于避免参与两个法庭、两次审判带来的讼累。⒌有利于维护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在处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一并解决民事赔偿问题有利于避免由刑事审判庭和民事审判庭分别处理刑事和民事问题可能出现的对同一案件作出相互矛盾的裁判的问题,从而维护法院裁判的权威。综合上面所说的,作为当事人如果有不服法院判决的话,是可以进行抗诉的,但是对于抗诉也是有时效性的,如果超过了时效,那么就会维持原判,所以,为了更好的保障自己的利益,一定要懂得如何的保护自己的权益,这样才能更好的处理所有事情。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47人已浏览
135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2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