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不论是当事人申请撤诉还是按撤诉处理的,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1、裁定准许撤诉或按撤诉处理,都会直接引起终结诉讼程序的法律后果; 2、诉讼...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上诉人申请撤回上诉的,是否准许,由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需要注意的是二审撤回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⒈原告起诉后在民事诉状送达被告前撤诉的视为没有提起诉讼,不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 ⒉原告享有再次起诉权。即原告撤诉后,在诉讼时效内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但是原告撤诉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⒊撤诉的案件,案件受理费由原告负担,减半收取。当前,有些原告正是对撤诉的法律后果不明白而滥用申请撤诉权,以至于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一审的时候撤诉,意味着诉讼程序的完结,不管是主动撤诉还是法院按撤诉处理,都仅仅是对诉权的一个处理,尚未涉及到实体权利。因此一审时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后,再次以同样理由起诉保护实体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当事人的撤诉申请经人民法院裁定准许撤诉或者按照撤诉处理后,则会产生一系列的法律后果:第一,已经提起诉讼的诉讼法律关系消灭。也就是说,一旦撤诉申请得到法庭的准许,已经实施的诉讼上的行为,如言辞辩论、法院的调查等,均失去其诉讼上的意义。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又回复到起诉以前的状态。第二,撤诉后,如果民事权益争议未解决,当事人仍然有权提起诉讼。原告申请撤诉后,尽管他已经不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但是他仍然是民事实体权利义务的享有者和承担者。只要其双方之间的民事实体争议没有解决,其仍然有权提起诉讼,利用国家司法权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而,不能因为当事人撤诉而剥夺其再行起诉的权利。第三,诉讼费用的负担。无论是原告人申请撤诉还是按撤诉处理,已经发生的诉讼费用均由撤诉人负担。第四,当事人撤诉后,因诉讼行为而引起的民事实体法律关系上的效力,不再存在。比如,民法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因为一方当事人起诉而中断。但是原告撤诉后,诉讼时效期间不因该诉讼行为而中断,仍然按原来的诉讼时效期间计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4人已浏览
123人已浏览
146人已浏览
32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