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股东直接诉讼,是指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基于股份所有人地位向其他侵犯自己利益的人提起的诉讼。此处侵犯自己利益的人包括股东所在的公司及董事或其他...
股东代理诉讼一般是指公司在通过诉讼追究公司机关成员的责任或实现其他权利时,具有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维持公司的利益,追究这些成员的责任或实现这些...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股东代表诉讼,又称派生诉讼、股东代位诉讼,是指公司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起诉时,公司股东以自己的名义起诉,赔偿归公司所有。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作为原告的资格不资格。无过错的股东,无论其在公司的股份大小,都允许其行使代表诉讼的权利,因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一般不超过50人,人数不多,股东之间有一定的人性,一般不适合限制股东的原告资格。2、限制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作为原告的资格。这是因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纯粹是合资的,一些小股东也是其他公司的大股东。他们可能会借代表诉讼的机会扰乱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损害公司的声誉,因此有必要限制其作为原告的资格。
在一般情况下,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适用一般的诉讼时效,是3年。公司的法人人格独立与股东有限责任是公司制度得以确立的基石,其根本要求就是股东仅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但是股东与公司债务的隔离往往导致股东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利用其在法人制度中的优势地位,从事滥用法人人格的各种行为,损害债权人的利益,而在其受到法律追究时又主张只承担有限责任。这在股东与公司债权人之间导致了明显的利益失衡。为此,只有使股东在一定情形下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才能实现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由此产生。所谓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指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对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从事各种不正当行为导致公司债权人受到损害的,公司债权人可直接请求股东偿还公司债务,在英美法系中称为“揭开公司面纱”。
股东诉讼是指股东直接向法院起诉的情形,而股东代表诉讼是股东代表公司向法院起诉的情形,两者的产生原因不同,股东的权利虽然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股东的权利可以分成两大类:股东的个人性权利和股东的共同性权利。两者的诉讼目的不同,在股东代表诉讼中,股东提起诉权的目的是公司的利益,但也间接地维护了自己的利益;而在股东直接诉讼中,股东行使诉权的目的是纯粹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非整个公司的利益。诉讼被告不同,股东直接诉讼只适用于公司及其内部人员侵害股东利益的情况。诉讼归属不同,在股东代表诉讼中,原告股东仅享有形式意义上的诉权,至于实质意义上的诉权则属于公司;而在股东直接诉讼中,股东所享有的形式意义上的诉权与实质意义上的诉权是合一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3人已浏览
119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