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对三种人实行强制辩护。 1.盲、聋、哑人。 2.未成年人。 3.有可能判处死刑的人。这三种人是弱势群体里的弱势者,他...
刑事诉讼法委托辩护条款的法律规定有:依据《刑事诉讼法》第33条规定,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到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行使辩护权外,还可以委托一两人为辩护人。以下人员可以委托为辩护人: (一)律师; (二)人民团体、犯罪嫌疑人、被告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被依法处罚、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不得担任辩护人。 除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近亲属外,被开除公职、吊销律师、公证人执业证书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刑事诉讼法中辩护的规定: (一)辩护的种类 1.自行辩护 自行辩护,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针对指控进行反驳、申辩和解释的行为。 2.委托辩护 委托辩护,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委托律师或其他公民担任辩护人,协助其进行辩护。 3.指定辩护 指定辩护,指对于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人民法院在法律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为被告人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担任其辩护人,协助被告人进行辩护。 (二)辩护人的范围 1.律师。 2.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三)辩护人的诉讼权利 1.职务保障权;2.阅卷权;3.会见、通信权;4.调查取证权;5.获得通知权;6.参加法庭调查和辩论权;7.拒绝辩护权;8.其他权利。
在案件侦查终结前,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侦查机关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并记录在案。 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可以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应当听取辩护人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第二审法院决定不开庭审理的,应当听取辩护人的意见。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4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111人已浏览
14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