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实践中,不少环境污染犯罪是由单位实施的,此类行为往往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解释》第六条明确规定,对于单位实施环境污染犯罪的,不单独规定定罪...
在我国刑法学界对于单位犯罪的罪过形式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单位犯罪的主观罪过形式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只是以故意为主要表现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犯罪分为纯单位犯罪和不纯单位犯罪。纯单位犯罪是指只能由单位组成,不能由自然人组成的犯罪;不纯单位犯罪是指既可以由单位组成,也可以由自然人组成的犯罪。单位构成犯罪的,一般不要求单位具有法人资格,但私营企业要构成单位犯罪,要求具有法人资格。
施工单位,又称承包商,是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单位的简称,是指承担基本建设工程施工任务,有独立组织机构,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单位。施工单位在采用承包方式进行施工时,通常称为乙方。我国施工单位按经营方式分为施工企业和自营单位。施工企业是按照经济核算制原则建立的生产组织,按照国家计划承担各项工程的施工任务。施工单位具有以下义务:施工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禁止施工单位超出本单位资质等级许可的经营范围或以其他施工单位名义承包工程。禁止施工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包工程。施工单位不得转包或非法分包工程。施工单位负责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当建立质量责任制,确定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
单位共同合同诈骗罪是指单位与单位,单位与自然人出于共同的故意而实施的合同诈骗罪。它包括两种情形:一是两个以上的单位共同实施合同诈骗;二是单位与自然人共同实施合同诈骗。在第二种情形中,相对于自然人犯罪主体而言,单位属于特殊主体,即属于身份犯。根据共同犯罪理论,身份犯与非身份犯共同实施犯罪,以身份犯所犯之罪定罪量刑,因此单位与自然人实施故意犯罪,应以单位共同犯罪论处。 单位合同诈骗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的财物,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构成单位合同诈骗罪以下条件不可或缺:一是合同诈骗犯罪意志的单位性,二是利益归属的单位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3人已浏览
739人已浏览
652人已浏览
40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