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最新的铁道部《动车组列车旅客运输管理暂行办法》从2014年6月1日开始,铁路通勤职工已可以持铁路乘车证在实名签证后,乘坐300公里时速的高铁...
国家人社部与财政部最近发出《关于2016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总体调整水平为2015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十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本人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有独生子女证证的,增加养老金总额的5%。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另有过渡性养老金。 3、退休金是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后领取的工资,这也是国家为了保障退休员工的正常生活。当然,退休金有具体的计算方法,不同的地区退休工资标准是不一样的。
按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具体标准各地不同,以社保确定为准。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如有余额可以继承。
计算公式为: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即: T=(A+A×Q)÷2×M×1%+K÷L+1.4%×(A+A×Q)÷2×M1+70×N 以上第一、二条计算公式中: T--月基本养老金。 K--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L--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详见附件3)。退休时的年龄超过上一档不满下一档的按下一档计算。40岁以下的,按40岁对应的计发月数计算;70岁以上的,按70岁对应的计发月数计算。 A--退休时上年度当地城镇经济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Q--平均缴费指数。计算办法为: Q=(X1÷A1+X2÷A2+X3÷A3+……+Xn÷An)÷n式中:X1、X2、X3……Xn分别为首次实际缴费当月直至截止缴费当月的月缴费基数(不含未缴费月数);A1、A2、A3……An分别为缴费对应上年度全市(城镇经济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首次实际缴费当月直至截止缴费当月的实际缴费月数(不含未缴费月数)。1993年3月至1997年12月的月缴费指数不能超过2,1998年1月及其以后缴费指数不能超过3。 M1--建立个人账户前的实际缴费年限与实行个人缴费前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之和。 M--M1+建立个人账户之月至达到规定退休年龄当月的实际缴费年限。 M和M1以年为单位,累计满12个月计算为1年。 N--计算比例,自2006年至2010年期间退休的人员,其相应各年度的计算比例依次为:90%、70%、50%、30%、10%。 Q、M和M1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4位,其他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7,358人已浏览
1,241人已浏览
2,595人已浏览
70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