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正当防卫的起因必须是具有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不法”指法令所不允许的,其侵害行为构成犯罪为条件。对于精神病人所为的侵害行为,一般认为可实施正...
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才能对合法权益造成威胁性和紧迫性,因此才可以使防卫行为具有合法性。不法侵害的开始时间,一般认为以不法侵害人开始着手实...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法院对宅基地纠纷不立案的绝大多数原因是,原告没有集体土地使有权证。没有集体土地使有权证,不能证明自己有权利,当然也就无法证明他人侵犯自己的权利。所以,法院不予立案受理是正确的。r这类纠纷只要没有集体土地使有权证,就不能到法院起诉,只能找村委员会进行调解处理。
宅基地纠纷,如果是村民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可以先调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如果调解不成,可以向当地法院起诉;如有行政纠纷,可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起诉有关行政部门。
可以先调解,调解不成后再起诉。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宅基地纠纷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三种:(1)协商解决《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根据这一规定,公民之间的宅基地纠纷应当先通过协商解决。(2)《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个人与单位之间的纠纷,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该法还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停止侵权和赔偿损失。(3)《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这表明,公民之间的侵权和所有权可以不予受理。人民调解是指在调解委员会(包括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社会道德为基础,说服教育、说服和指导民事纠纷当事人,促进纠纷当事人相互理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群众自治活动的纠纷。农村宅基地纠纷调解程序:1。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2。双方提供证据的材料和依据;3。现场调查材料和证据收集;4。组织双方调解,制作书面调解书;5。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整书送达前一方或者双方后悔的,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向人民政府报告处理错误的决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9人已浏览
1,152人已浏览
211人已浏览
30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