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以下是可以确认行政行为违法的情形: 1、作出行政行为的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的; 2、作出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是有错误的; 3、行政行为违反...
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是行政复议决定方式之一,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能情形有:主要事实、证据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规定行政处罚违法情形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特征是: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处罚的性质是一种以惩戒违法为目的、具有制裁性的具体行政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行政复议单位可以决定变更: ⒈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但是明显不当或者适用依据错误的; ⒉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但是经行政复议单位审理查明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
(1)确定。即对个人、组织的法律地位与权利义务的确定。如在颁发土地使用证、宅基地使用证、房屋产权证书中确定财产所有权,在颁发专利证书、商标专用证书中确认专利权、商标权等等 (2)认可。又称认证。是行政主体对个人、组织已有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以及确认事项是否符合法律要求的承认和肯定。如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认证等。 (3)证明。即行政主体向其他人明确肯定被证明对象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或某种情况。如各种学历、学位证明,宅基地使用证明、居民身份、货物原产地证明等。 (4)登记。即行政主体应申请人申请,在政府有关登记簿册中记载相对方的某种情况或事实,并依法予以正式确认的行为。如房屋产权登记、户口登记、婚姻登记等。 (5)行政鉴定。即行政主体对特定的法律事实或客体的性质、状态、质量等进行的客观评价。如纳税鉴定、审计鉴定、会计鉴定等。 (6)批准。 (7)鉴证。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07人已浏览
362人已浏览
186人已浏览
32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