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适用缓刑必须符合的条件: 1、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说明,罪行比较轻微。判处重刑的罪犯,不能缓刑。 2、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
保证金最低限额为1000元,没有具体上限,至于缓刑,要看具体罪名涉嫌刑事案件,判决生效前只有律师才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家属可以考虑委托律师到...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从目前司法实践来看,因醉驾被判处拘役的,没有法定事由(如孕妇、生病)是不宣告缓刑的。这是目前司法判决的惯例。
可以注册公司,但可能担任不了法人代表。注意,注册公司(成为公司发起人)和担任法人代表是两回事。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从设立公司的发起人要件来看,上述限制并未排斥。
缓刑期间偷偷去外地打工是违法的,被外地或本地警察知道后都会有严重的法律后果。根据法律规定,对被判处缓刑的罪犯进行社区矫正。在社区矫正期间,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违反此规定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给予警告;如果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可由法院撤销缓刑,并予收监执行原判决刑期。《刑法》第七十六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第七十七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三条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 第二十三条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 (一)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 (二)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 (三)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59人已浏览
421人已浏览
768人已浏览
9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