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同时履行抗辩权。 2.先履行抗辩权。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
权利障碍辩护与辩护权之间的关系是:辩护权是基于权利障碍辩护,其范围小于权利障碍辩护。辩护权是阻碍他人行使其权利的对抗权,包括同时履行辩护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无效合同自 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当事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 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应当将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 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1、同时履行抗辩权。二、先履行抗辩权。双方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的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再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再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三、抗辩权不安。当事人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停履行:(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三)失去商业信誉;(四)有其他情形可能丧失或者丧失履行债务能力。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民事诉讼中,所谓抗辩,是针对请求权提出的一种防御方法,是指当事人通过主张与对方的主张事实所不同的事实或法律关系,以排斥对方所主张的事实的行为。抗辩可分为三类: 1、权利障碍的抗辩,即主张原告之请求权,基于特定的事由而自始不发生。 2、权利毁灭(或消灭)的抗辩,即主张原告的请求权虽一度发生,但其后因特定事由已归于消灭。 3、抗辩权,即被告对于原告之请求,有拒绝给付之权利。抗辩权是指妨碍他人行使其权利的对抗权,至于他人所行使的权利是否为请求权在所不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8人已浏览
99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24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