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申请鉴定,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或过错,确认后,根据伤残鉴定等级结果和受伤者及家庭损失等因素,才能确定具体赔偿项目和金额,而后再协商,无法达成...
如果医院确实存在过错,可要求医院承担责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医疗纠纷的处理①医疗纠纷处理有三个途径。一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前提是医患双方均有意向,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予以解决。二是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前提是医患双方均有协商解决意向。三是司法途径,医患双方均可向发生医疗事件的医疗机构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上述三个途径中,都可以先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首次鉴定在市医学会,再次鉴定在省医学会。(按照国务院令第351号《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逾期不予受理。②医疗事故的认定。一般情况下,需要通过医学会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如果院方自己承认医疗纠纷已构成医疗事故,也可以按医疗事故处理。构成医疗事故三要素:一是院方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医疗护理操作常规;二是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死亡、残疾、功能障碍等);三是院方的违规和患者的人身损害存在因果关系,三要素都要同时具备,才构成医疗事故。
患者可以在医院和解。也可以去医疗调整委员会调整,向法院起诉。这实际上涉及医疗纠纷处理的三种方法:和解、调停和诉讼。 1、可向医院当事科或当事医生请求说明。说明病情,了解医院对患者的诊疗过程,为将来的诉讼和调停做准备。 2、调解,这里主要指在医疗调解委员会主持下,双方根据自愿进行的处理。同样,这种纠纷的解决方法也受到赔偿金额的限制,双方意见分歧争议大,患者要求的赔偿金额高时不适用。 3、诉讼是最后途径.也是最权威的解决途径,对争议的处理是一锤定音的,但也是最耗时.耗力的解决方式。
与医院有医疗纠纷找医院相关科室、第三方调解或者法律诉讼,对于医疗结果存有异议,患者可以选择进行医疗鉴定,但是选择的鉴定机构一要有资质,二要医患双方都认可,或者找医调委介入。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46条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时,有三条解决途径可供选择:一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私了;二是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处理;三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司法程序来解决医疗纠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于2017年4月1日起实行,因医疗侵权行为引起的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使一直以来实际存在着的人民法院受理医疗侵权诉讼以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作为前置程序的规定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医疗侵权赔偿起诉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0人已浏览
434人已浏览
350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