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申请行政诉讼时,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书,并根据被告人数提交副本。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证...
投诉只能由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出,其他人无权投诉。当事人近亲属坚持上诉,法院可以征求当事人自己的意见;本人同意的,以当事人上诉处理;本人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人民法院在收到起诉书时,应当登记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不能当场判定是否符合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受起诉书,出具书面证明收到日期,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法律链接:《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1、人民法院在收到起诉状时,应当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进行登记。2、当场无法判断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受起诉书,出具书面证明收到日期,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应当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3、起诉状内容不足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说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纠正的内容。未经指导和解释,不得以起诉不符合为由不接受起诉状。4、不接受起诉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依法处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提起行政诉讼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一、行政起诉状复印件(法院附卷一份.根据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起诉状复印件); 二、证据材料(法院附卷一份.根据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诉状复印件); 3、原告是自然人身份证复印件; 原告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营业执照、组织代码、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 4、根据法院要求,向银行支付50元案件受理费,将银行出具的支付书交回法院; 5、接受受理通知并填写送达回证。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31人已浏览
256人已浏览
178人已浏览
10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