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产权不清晰,导致合同效力出现问题引发房产纠纷; 2、交易时间长,房价变动可能性大、存在一房多买的可能、国家政策变化产生新的税费; 3、手...
1.卖方未按约交房。 2.卖方不协助办理过户登记。 3.买卖交易无效。由于房产市场法律环境的复杂性,我国目前存在不同性质的诸如小产权房、宅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房屋卖方的法律风险有: 1、买方迟延付款。 2、买方不能足额付款。二手房交易时,卖方一般会在买卖合同中约定买方将绝大部分房款支付给卖方后,卖方才给买方办理的房屋产权过户登记手续,此类风险也比较容易通过合同条款的设计予以防范。 3、房产市场下行时买方毁约。
1、相较于卖方而言,买方的法律风险就要大的多,也要复杂的多。这主要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剧,房产市场长期处于上行状态,房屋希贵、一房难求的局面长期存在。双方的交易地位决定了在双方达成书面交易合同到房屋实际交付、过户的过程中,买方往往处于先履行状态,具有先履行的合同义务。 2、只有在买方付款,甚至是支付了绝大部分房款后才能要求卖方交房和办理过户登记手续,风险就陡然增大。特别是,很多暂时没有办理房产证的二手房,双方在交易后的几年内无法办理过户登记手续,若干年后市场行情又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般表现为增值),卖方违约的风险就进一步加大。
1.计算方法约定不明。如双方约定价款以实际消耗数量结算。而实际消耗数量有时很难难衡量,双方因此发生分歧若没有补救约定,引发的法律风险损害难以衡量。 2.合同仅约定总价。在合同标的较为复杂,不是单一标的时,若只约定总价,当出现合同部分解除的情况,双方关于未履行部分所占合同总价的比例往往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结果的不确定,必然引起企业无法判断自己该如何行为。 3.价款支付约定过于简单。在服务性合同里由于提供服务一方的义务具有弹性,若合同价款支付采用纯粹的支付金额、支付时间的方式约定,则可能难以在对方没有履行义务时有效进行抗辩。这种条款属于企业的法律风险范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1人已浏览
293人已浏览
404人已浏览
20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