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醉驾不让单位不知道是不可能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拘役,并处罚金,并且司法机关会将案件处理情况向当事人...
1、醉驾不让单位不知道是不可能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拘役,并处罚金,并且司法机关会将案件处理情况向当事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应当开除公职。 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工作人员: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缓刑),应当开除公职。 法律依据是: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17条第2款: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54条:对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给予处分,参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自2007年6月1日以后执行) 三、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人员):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缓刑),应当开除公职。 法律依据是: 关于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照执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通知。(自2007年6月1日以后执行)
根据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解释规定,判决书应当送达人民检察院、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并可以送达被告人的近亲属。判决生效后,还应当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九十六条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第二百四十七条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并通知公诉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判决宣告后,应当立即送达判决书。 判决书应当送达人民检察院、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并可以送达被告人的近亲属。判决生效后,还应当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以上就是醉驾怎么不让单位知道的内容
1、醉驾不让单位不知道是不可能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拘役,并处罚金,并且司法机关会将案件处理情况向当事人的单位进行通报。 2、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3人已浏览
482人已浏览
307人已浏览
64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