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
在确定抚养权时会根据子女的年龄来确定的,如果子女的年龄较小会跟随母亲生活;如果子女的年龄较大则会按照有利于子女成长以及子女的意愿来确定的,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1)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孩子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 (2)哺乳期后的孩子的抚养问题由父母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孩子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条 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第三十五条 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关于孩子监护权归属的问题,民法通则有关于孩子监护权的规定,根据《民法通则》第16条第1款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父母是他们的法定监护人。父母对未成年孩子的监护是基于父母孩子关系而产生的,父母双方对孩子的监护权是平等的,除因死亡、或父母孩子关系的依法终止、或监护权被依法剥夺外,任何人不得加以剥夺和限制。无论离婚与否,父母双方都对孩子有监护权和承担监护人的义务。 1、在夫妻离婚时,法院如何确定父母获得孩子监护权应考虑的基本情形,我国《婚姻法》尚无具体规定。但是,《婚姻法》第29条以哺乳期为界原则规定: (1)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孩子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 (2)哺乳期后的孩子的抚养问题由父母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孩子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这给孩子监护权的归属留下了可参考的依据。 2、如果以有利于孩子未来健康成长为原则,如争取抚养权一样,一个需要注意这样几个时间节点,2周岁以下、2周岁以上、10周岁以上。 (1)2周岁以下抚养权一般归母亲,母亲当然有监护权,父亲如无特殊情况也应该有监护权。 (2)2周岁以上,就需要具体情况分析了。 这就是说“离婚后孩子监护权归谁?”还是需要结合孩子的年龄,与父母生活时间、父母经济能力、收入水平,夫妻的性格、习惯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孩子监护权具体归谁,并不是说一定是父亲或母亲,双方都有权利获得孩子的监护权,但是获得孩子抚养权一方肯定会获得孩子监护权的。
父母离婚后,婚姻关系的解除并不影响父母继续做子女的监护人,也就是说,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并不受离婚行为的影响。 作为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在离婚后依然需要承担起对子女的监护职责。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1人已浏览
132人已浏览
156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