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
盗窃团伙全部取保候审后,应当根据盗窃数额及犯罪嫌疑人的作用定罪量刑,判处实行就会坐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嫌疑人逮捕后应当关押在看守所,公安机关都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公安机关应对案件进行侦查。
经批准逮捕后,一般情况下,侦查机关已经掌握了被逮捕人涉嫌犯罪的证据,然后将被起诉审判,追究刑事责任。家属在批准逮捕后应尽早委托律师介入案件。《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调查过程中,只能委托律师向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援助。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根据上述规定,律师可以在第一时间介入刑事案件。在侦察过程中,只有律师才能会见犯罪嫌疑人,询问案件疑人询问案件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权利,了解是否被刑讯逼供,代为以及申请取保候审变更的强制措施。此外,律师还可以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律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安机关在接到执行逮捕的通知后,必须立即执行,并将执行的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执行逮捕的程序是: 1.对于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人民法院决定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逮捕证,立即执行。 2.执行逮捕的人员不得少于2人。执行逮捕时,必须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证,并责令被逮捕人在逮捕证上签名(盖章)或按手印。被逮捕人拒绝在逮捕证上签字或按手印的,应在逮捕证上注明。 3.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后,提请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批准或决定逮捕的人民检察院或者作出逮捕决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在24小时之内进行讯问。对于发现不应当逮捕的,应当变更强制措施或者立即释放。立即释放的,应当发给释放证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应在24小时以内将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或所在单位。不便通知的,应将不通知的原因在案卷中注明。 4.到异地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被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到异地执行逮捕时,应携带批准逮捕决定书及其副本、逮捕证、介绍信以及被逮捕人犯罪的主要材料等,被逮捕地的公安机关应当协助执行。 5.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将逮捕变更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4人已浏览
213人已浏览
327人已浏览
16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