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司法实践中,民事案件千差万别,具体到各案件,其时效起点也不同。通常有以下计算方法:1、承诺履行期限的债权请求权,从期限届满的第二天开始计算。2、未履行期限的债权请求权,从债权人主张权利时开始计算的债权人给予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从该期限到期日的第二天开始计算。3、附有条件的债权请求权,从条件成果开始计算。4、附有期限的债权委托权,从期限到达时开始计算。5、要求他人不作为的债权请求权,自义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时必须计算。6、侵权行为发生的赔偿请求权,应当从受害者知道或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或受害时开始计算。
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由于合同的复杂性、地域性,因此,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其他法律规定了特别时效的,依照其规定,如海商法规定的货运赔偿请求权的时效为一年。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当应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法律对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规定为: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犯权利和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 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和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自权利受损之日起二十年以上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1人已浏览
135人已浏览
120人已浏览
30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