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企业被起诉商标,应做以下几件事应对商标侵权诉讼: 1、企业使用标识与涉案商标进行对比企业使用的商标是否与人的商标相同或近似,企业使用商标的商...
如果收到法院的传票,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被原告索赔的,应该积极应诉: 1、首先应该仔细地研究原告的诉状和证据材料,判断原告的起诉是否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作为商标权人,申请商标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商标不受到不法侵害,那么我们如何识别哪些行为侵犯了呢。关于这点,我国商标法规定了以下7种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1、未经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行为; 2、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行为; 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 4、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 5、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 6、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行为; 7、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企业在推广建立品牌时都难以避免要申请或使用商标,那么遇到使用的标识被他人起诉商标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清楚侵害的行为具体有哪些?总的来说,侵害商标权的行为有以下几种:一是未经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行为,又称使用侵权。二是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即属流通领域的行为,又称销售侵权。三是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又称为商标标识侵权。四是未经商标注册人的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在国外称为反向假冒行为。如果符合以上几种,则属于商标侵权,应当积极和商标权人调解,商量赔偿事宜,以争取免于或少赔偿。
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就第一款而言,这一款中的“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使得许多商标注册人认为,在发现其他商品的名称、包装或者图案与自己所有的商标构成近似时就可以向法院起诉并要求对方承担法律责任的错误想法。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1人已浏览
408人已浏览
184人已浏览
23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