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信用卡逾期之后,若收到法院起诉警告函的话,那持卡人就一定要想办法赶紧把欠款给还清,不要再拖欠着不还。 不然的话,一旦银行向法院进行起诉,...
银行信用卡逾期的危害 1.缴纳滞纳金、逾期利息:信用卡透支后逾期不还款是一种违约行为,银行可以要求持卡人偿还本金以及逾期利息、滞纳金、超限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法律意见】 持卡人收到银行发来的信用卡刑事报案警告函,应当尽快归还信用卡欠款,否则银行就以信用卡诈骗罪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持卡人的刑事责任了。对于这种情况,持卡人应当尽快归还欠款,确实没有偿还能力的,也应当和银行进行沟通,请求宽限还款时间并适当减少滞纳金。已经按照分期还了,建议致电银行询问。
一、罪名解释:什么是信用卡诈骗罪 虽然名字中有“诈骗”两个字,但是,信用卡诈骗罪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理解的诈骗有着很大的区别。 信用卡诈骗罪的客观表现形式有这么几种: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 (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3)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4)恶意透支的 其中第(4)项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 所谓“恶意透支”,指的是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的限额或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二、什么样的“恶意透支”会被公安立案? 首先,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其次,恶意透支10000元是立案的起点,低于10000元的,原则上不构成犯罪。 第三,只有经过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才会被公安立案。 三、如何理解“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如果行为人明知道自己没有还款能力,还大量透支,或者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或者透支后有逃匿、改变联系方式以躲避催收等行为的,可以被认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四、收到催收的律师函应当怎么办? 首先,不要慌。如果收到催收的律师函次数不超过两次,是不会被立案的,如果超过两次,那么立案的事儿就有可能是真的了。 再者,收到的律师函不一定就是真的,要做好分辨。一般而言,律师函上会盖有发函单位的公章、联系方式、承办律师的姓名,至于是不是真的,给相应的律师事务所打个电话问一下就知道了。 不过说归到底,信用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旦有了信用污点,即便不被追究刑事责任,以后的日子恐怕也是不好过的,所以,在第一次收到催收通知的时候,就应当想办法把钱还上,否则后患无穷。
持卡人收到银行发来的信用卡刑事报案警告函,应当尽快归还信用卡欠款,否则银行就以信用卡诈骗罪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持卡人的刑事责任了。对于这种情况,持卡人应当尽快归还欠款,确实没有偿还能力的,也应当和银行进行沟通,请求宽限还款时间并适当减少滞纳金。 1、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利用信用卡,一般是指使用伪造的、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方法进行诈骗活动。信用卡诈骗罪是诈骗犯罪的一种,该罪和诈骗罪之间是特别法和一般法的关系,信用卡在该罪中是犯罪工具,行为人以信用卡作为犯罪工具进行诈骗活动的,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以本罪定罪处罚。 2、《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恶意透支的。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一)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二)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三)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四)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五)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六)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恶意透支,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在第一款规定的条件下持卡人拒不归还的数额或者尚未归还的数额。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公安机关立案后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26人已浏览
305人已浏览
1,043人已浏览
46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