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不需要缴纳。根据《暂行条例》规定的购销合同是不包括供用电(水、气)合同的,这些合同不需要贴花。因此,你供热供暖公合同不需要缴纳印花税。第二条...
答:根据国家税务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88)国税地字第025号〕第一条规定,由受托方提供原材料的加工、定作合同,凡在合同中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安装工程承包合同”计算缴纳印花税,如果没有申报、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按承包金额由立合同人双方分别万分之三贴花。而贵公司开具“建筑业统一发票”其应当“建筑、预购,与“购销合同”属于不同税目。“建筑、采购,那么就不需要重复征税了,购销合同主要包括供应,如果申报了,建筑业统一发票上表明的金额应当按承包金额由立合同人双方分别万分之三贴花、调剂、补偿印花税共有13个税目,主要要看贵公司申报时是否申报了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金额的印花税(当然要有此项业务)、购销结合及协作,按购销金额由立合同人双方分别依照万分之三税率贴花、易货等合同。因此,而只是申报了“购销合同”的印花税,那么
购销合同按购销金额0.3‰贴花,即购销金额*0.3‰=应交的印花税。一、定义: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设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因采用在应税凭证上粘贴印花税票作为完税的标志而得名。二、纳税人:印花税的纳税人包括在中国境内设立、领受规定的经济凭证的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其他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三、征税范围:现行印花税只对印花税条例列举的凭证征税,具体有五类:1、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勘查设计、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2、产权转移书据;3、营业账簿;4、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专利证、土地使用证、许可证照;5、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它凭证。其中,购销合同按购销金额0.3‰贴花。
销售合同按照产权转移书据征收印花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37号)第二条规定,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本通知自2008年11月1日起实施。根据上述规定,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房屋,所签订的合同应该按“产权转移书据”缴纳印花税,目前没有暂免贴花的规定。对于个人2008年11月1日后签订的购房合同,暂免缴纳印花税。签署商品房买卖合同就是签产权转移书据,开发商和住户作为立据人应各自上缴0.5%。的合同印花税,而此税往往由开发商先行代收,然后一并缴纳到税务部门。维修基金如何缴纳解答一:售后公房维修基金如何缴纳根据公积金发(1995)字第25号、房地改(1995)415号等文件规定,公有住房出售后形成三项基金:维修基金、电梯水泵基金、街坊养护基金,通常被称为“三项基金”。在“三项基金”中,维修基金由购房人和售房人按房款比例支付,电梯水泵基金和街坊养护基金都由售房人在房款收入中支付。缴纳标准:首期维修基金由购房人和出售人分别交付而组成。(1)根据市政府发布的1994、1995、1996、1998、1999公有住房出售方案规定:计算公式=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价×比例×面积。比例为多层:购房人付1.5%,出售人付6%;高层:购房人付1.5%,出售人付12%。(2)2001年方案规定:购房人∶每平方米建筑面积18元(多、高层相同);出售人:多层每平方米建筑面积71.88元,高层每平方米建筑面积143.76元。维修基金如何缴纳解答二:新建商品房维修基金如何缴纳《上海市商品住宅维修基金管理办法》对首期维修基金的缴纳、账户的建立、以及缴纳时限的规定一般是按如下标准执行的: 1、首期维修基金的缴纳:新建商品住宅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购房人,应当按照下列标准缴纳首期维修基金:配备电梯的住宅,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价的4%缴纳;不配备电梯的住宅,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价的3%缴纳。配备电梯的住宅,购房人按照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价的3%缴纳;不配备电梯的住宅,购房人按照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价的2%缴纳。 2、维修基金专户的开立:维修基金应开立专户,应当以一个物业管理区域为单位,按每幢住宅立账,并分列每套住宅单元的分户账;一幢住宅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门号的,按门号立账,并分列每套住宅单元的分户账。业主委员会成立前,维修基金由物业所在地的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代为监管,本息归业主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业主委员会成立前发生的物业维修、更新,不得使用维修基金,其费用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业主委员会成立后,应当与本市的商业银行签订委托协议,开立一个物业管理区域的维修基金账户,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大修、更新、改造,不得挪作他用。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11人已浏览
2,184人已浏览
484人已浏览
74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