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当一行为表面上同时符合金融凭证诈骗罪、贷款诈骗罪时,如何定罪处罚呢?比如,行为人以伪造的银行存单作抵押,通过签订借款合同骗取银行贷款的行...
1、当一行为表面上同时符合金融凭证诈骗罪、贷款诈骗罪时,如何定罪处罚呢?比如,行为人以伪造的银行存单作抵押,通过签订借款合同骗取银行贷款的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过失不构成金融凭证诈骗。金融凭证诈骗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的,过失不能构成本罪。行为人必须明知伪造和变造的金融凭证。如果对伪造、变造的金融凭证不明知,即不知道使用的金融凭证是伪造或变造的,则不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比如持有金融凭证的人持有的金融凭证是前手诈骗、盗窃、抢劫、抢劫但不知情的;或者委托人使用委托人提供的假金融凭证,完全不知道,因为不是故意的,不构成本罪。对于犯罪的目的,本罪要求非法占有。否则,如果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即使出于故意,也不可能构成本罪。但行为人知道自己使用的是伪造、变造的金融凭证,仍然决心使用,其非法占有的目的不言而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五十二条。
金融凭证诈骗罪的刑事责任:金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金融凭证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伪造、变更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银行结算凭证,骗取他人财产的行为。
本罪与,两者之间存在着法条竞合关系。行为人以金融凭证进行诈骗属于诈骗罪的一种表现形式,前者即本罪为特别法条,后者即诈骗罪为一般法条。根据法条竞合适用的原则,除有特别规定的除外,应依特别法条在这里即为本罪定罪量刑。从理论上看,它们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区别主要是: (1)诈骗行为发生的时空不同。前者只能发生在金融活动中;后者只能发生在金融活动以外。 (2)诈骗的方式不同。前者是通过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这一金融道具实施的;后者是使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道具实施的。 (3)犯罪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金融凭证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公私财产所有权;后者只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4)犯罪主体不同。前者包括自然人和单位;后者只能是自然人。实践中,如果行为人在非金融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其他银行结算凭证实施诈骗,构成犯罪的应当以诈骗罪定罪处罚。反之,金融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其他银行结算凭证进行诈骗,构成犯罪的则应当以金融凭证诈骗罪定罪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8人已浏览
175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1,10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