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则从法人成立时起发生,至法人撤销或解散时消灭; (2)法人不享有与公民的人身...
公民和人民在我国的区别主要有二: 首先,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其次,公民比人民范围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不包括全体社会成...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公民是只获得一国国籍的人,我国公民是指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只要有我国的国籍,不论出身、身份、职业、年龄,都是我国公民。而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相对于我国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来说的,也就是绝大多数人民对极少数“破坏社会制度、扰乱社治安的犯罪分子“的专政,但是很多情况下,这些”极少数人“不属于”人民“却具有我国的国籍,也就是说,这些不属于“人民”这一概念的“极少数人”也具有中国公民身份。最常见的就是如“犯罪分子”。
从分类上说,公司法是商法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一部关于公司这种最重要的商事主体组织,运行的主体法律规范,是一部组织法。商法体系包括公司法和其他商法的组成法律规范。民法则主要规范非商事的民事主体行为组织原则和行为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法既是组织法也是行为法,内容要广泛得多。民法和商法共同组成民商法律体系,是规范社会平等主体之间的主要法律规范,区别于行政法体系。。
(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则从法人成立时起发生,至法人撤销或解散时消灭;(2)法人不享有与公民的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专属公民的某些权利如、等法人不可能享有。法人作为社会组织,因其权利能力出自法律拟制,故其民事权利能力受到较大的限制;(3)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平等、普遍和一致的,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则因法人各自经营范围的不同而分别受到法律和自己章程的限制,因而各个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相互间呈现出差异。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51人已浏览
877人已浏览
1,021人已浏览
6,25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