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林地纠纷行政诉讼上诉状范文的基本格式:(1)原告: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年龄、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住所、联系方式等(2)被告:包括名称、住...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诉,有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裁定的司法程序。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民告官”,这是解决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起诉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即写起诉书,才能引起行政诉讼程序的开始。人民法院收到原告的起诉状后,应予以审查。审查内容包括①起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②起诉是否符合法定起诉程序,即审查行政复议是否需要程序③是否重复起诉④起诉程序是否完善,起诉书的内容是否明确。经过审查,人民法院可作如下处理:(1)决定受理。符合受理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在收到起诉书之日起7天内立案,及时通知当事人。(2)认为所接受的案件有欠缺或基本证据不足的,要求当事人补正。补正后符合受理条件的,从当事人补正后交人民法院之日起七日内立案,当事人无法补正或逾期不补正,因而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在七日内裁定,通知原告不予受理。(3)人民法院认为起诉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在接到起诉状之日起七日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原告不服受理裁定,可以上诉。人民法院7天内无法决定是否受理的,受理后审查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
行政复议答辩书是指行政复议中被申请人针对复议申请书提出的请求和理由进行答复和辩解的公文。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9人已浏览
425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15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