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刑法上的亲告罪不是罪名,是指受害人告诉的构成犯罪。受害人不告诉的,即使司法机关知道侵权事实,也不予处理。 《刑法》第九十八条规定,本法所称告...
1、简单地说:在我国自诉案件总共分为三类:一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二是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三是公诉转自诉的案件。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就...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接直负责的主管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罪与自然人共同犯罪的区别是:单位犯罪是指以单位为主体以及以单位的名字所实施的犯罪,这种犯罪几乎都是主管人员或者单位内部工作人员故意所为,其行为一旦触及刑法,法律将会对实施这些犯罪的直接责任人进行刑罚,而对于单位则会判处罚款等刑罚。(单位负责人以个人名字对外实施的犯罪不能按单位犯罪论,不过如果因该负责人的误导或者蒙蔽等手段使得对方或者第三方有理由相信该负责人是以单位名义进行行为,则也以单位犯罪论,只是最终处罚量刑上很可能只会处罚该负责人)。 共同犯罪在法律上必须同时满足一下条件: 1、二人以上,包括二人; 2、共同实施犯罪行为; 3、二人及以上行为人主观上均处于故意,即,如果一人故意实施犯罪,另外一人误加入其中或者犯罪前二人并没有犯罪上的共谋和共同的犯罪意向,即使导致了同样的结果,法律上也不会认定为共同犯罪,而是根据二人各自犯下的罪行分别进行定罪量刑。 两个罪名在人数上没有必然的联系,单位犯罪除了可能处罚单位外,对直接涉事人员的处罚取决于利用单位进行犯罪的是一个人,是两个人,还是多人,也就是说可以是一个人犯罪,也可以多个人犯罪;这里有必要提到一点,想必是楼主真正飞困惑点:单位犯罪中直接行为人如果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该如何定罪??这里要提到的是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也可以构成刑法上的共同犯罪,不过前提必须是该二人以上的直接负责人是处于主观上的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成立单位犯罪的共犯。否则,按照各自的主观恶意和客观造成的危害结果各自定罪处罚。而共同犯罪必须要求二人或者以上,这是成立共犯的前提条件。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未完成是否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犯罪未完成的是犯罪未遂,不属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着手实行犯罪或未得逞的是犯罪中止。总而言之,能达目的而不欲时,为犯罪中止;欲达目的而不能时,为犯罪未遂。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82人已浏览
1,095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18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